索尼生命科学中国

10 年

手机商铺

商家活跃:
产品热度:

索尼生命科学中国

入驻年限:10 年

  • 联系人:

    崔昕晖

  • 所在地区:

    美国

  • 业务范围:

    实验室仪器 / 设备

  • 经营模式:

    生产厂商

在线沟通

公司新闻/正文

中性粒细胞也会“午休” --中性粒细胞程序性改变颗粒含量和NETs形成能力

人阅读 发布时间:2021-03-05 00:57

中性粒细胞是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,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。其杀菌作用主要有两个途径:一是通过颗粒中含有的各种蛋白形成的防御系统,另外还可以通过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(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, NETs)达到杀伤效果。中性粒细胞细胞质中存在几种类型的颗粒结构,按组成成分可以分为嗜天青颗粒,特异性颗粒,明胶酶颗粒和分泌泡等。这些颗粒中累积了受体、蛋白酶、抗菌肽和蛋白质等等。此外,中性粒细胞被病原体、脂多糖等激活后可以形成NETs结构。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到胞外的网状纤维结构,以核内或线粒体内DNA为骨架,负载抗菌肽、水解酶等多种蛋白。这两种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,能有效地抑制病原体。


 

通常认为,中性粒细胞寿命很短,能够快速到达损伤或感染部位,在血液循环6-10小时后,便可迅速消失不见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立即被清除,它们可以在多个器官的血管或实质中被发现,如肺部、脾脏、骨髓等。有研究发现,人类中性粒细胞可以存活4-5天时间[2]。如果中性粒细胞未及时清除或NETs过度形成,中性粒细胞的杀伤特性也会变成一柄“双刃剑”。事实上,肺很容易受到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损伤,例如NETs可附着在肺内皮细胞上并引起其凋亡,直接导致组织损伤。

因此,抑制中性粒细胞对组织造成的毒性十分具有研究价值。下面的文章中,Jose等人[1]以蛋白组学为切入点,发现了中性粒细胞的一种“解除武装”的方式:在循环过程中通过改变自身蛋白质组,使颗粒含量减少和NETs形成能力降低,从而降低炎症反应程度。这种方式由受体CXCR2驱动并呈现生理上的周期性。

 

1.在一天当中,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会发生改变(The neutrophil proteome changes during the day.)

作者设置了两个不同时间组:夜间组和日间组。

夜间组(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出来);日间组(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循环了一段时间)。

夜间组处理方法:在亮灯后4小时(zeitgeber time,ZT4)一次性腹腔注射AMD3100(一种CXCR4的拮抗剂,可诱导骨髓中性粒细胞的快速动员)来增加从骨髓中释放的中性粒细胞的数量。

日间组处理方法:在中性粒细胞采集前5天、3天和1天静脉注射P/E-选择素阻断抗体以增加血液循环中日间组中性粒细胞的数量。

通过对两组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的蛋白质组共6677种蛋白质比较发现,有171种差异化蛋白(图1A),并通过对CD74、VEGFR1等蛋白采用Sony SP6800全光谱流式分析仪进行检测证实差异性(图1B)。然后通过GO功能分析(Gene ontology analysis)发现这些差异蛋白参与免疫防御、细胞因子信号调控和血管再生(图1C)。

将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与转录组数据对比发现其相关性较差(图1D),这表明蛋白质组的变化不是由转录调控直接驱动的。综上得出第一个结论:蛋白质组的变化与中性粒细胞循环时间相关

  

2. 循环中性粒细胞在稳态中会发生脱颗粒作用,并逐渐降低产生NETs的能力(Circulating neutrophils degranulate in the steady state. Neutrophils progressively lose NET-forming capacity.)

根据蛋白质组学数据,与日间组颗粒相比,存贮在夜间组中性粒细胞各类型颗粒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(图2A)。表明随着中性粒细胞体内循环,颗粒逐渐丢失。通过Sony SP6800,每4小时检测粒细胞的背向散射光信号发现,细胞颗粒度呈周期波动(图2B)。为了进一步证明背向散射光信号改变是由于脱颗粒产生的,作者接着对Ly6G+中性粒细胞的DNA和MPO(髓过氧化物酶,存贮于嗜天青颗粒中的蛋白)进行染色,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,MPO+颗粒的最大丰度在ZT17(夜间组),而丰度最低的时候在Z1(日间组)。表明中性粒细胞上嗜天青颗粒的确逐渐减少(图2C)。最后,与血液中的Ly6G+中性粒细胞相比,来自肺、脾和肝的Ly6G+中性粒细胞具有更低的MPO+颗粒含量(图2D)。

通过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,与NETs相关的蛋白,例如可以促进核组蛋白降解的蛋白酶Proteases在夜间组的比例明显高于日间组。为了直观判断不同时间产生NETs能力是否有差异,我们用PMA(佛波酯,NETs的一种诱导剂)分别刺激ZT13(夜间组)和ZT5(日间组)的中性粒细胞,随后对NETs携带的MPO蛋白和Cit-H3蛋白(瓜氨酸化组蛋白H3)染色,观察可知ZT13(夜间组)比ZT5(日间组)产生更多的NETs(图3)。因此可以得到第二个结论:中性粒细胞在进入组织之前,在循环中发生稳态脱颗粒现象,NETs生成能力也逐渐降低

图2. B:LD(light-dark cycle)从日间到夜间;DL(dark-light cycle)从夜间到日间。D:ZT1, ZT5, ZT9为日间组;ZT13, ZT17, ZT21为夜间组

  

3. 蛋白质组的变化是由CXCR2和Bmal1驱动的(Proteome changes are driven by CXCR2 and Bmal1)

中性粒细胞转录和迁移受细胞内在机制调控,生物钟核心蛋白Bmal1调节趋化因子CXCL2的表达,并通过CXCL2–CXCR2信号传导调节中性粒细胞的自主的日变化活动。因此,作者也测试了这一机制是否是导致蛋白质组的变化原因。

首先利用野生型小鼠验证CXCL2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作用。(图4A)紧接着作者用CXCL2处理CXCR2ΔN型小鼠(中性粒细胞特异性缺失CXCR2的小鼠)ZT5(日间组)和ZT13(夜间组)的中性粒细胞,发现MPO+颗粒含量没有差异,NETs产生的数量也没有了明显的差异。同样的现象在Cxcl2−/−型小鼠中也可以发现(图4B,C)。但如果用LPS或PMA刺激CXCR2ΔN型小鼠的中性粒细胞,脱颗粒现象仍然可以发生(图4D)。

此外,在移植了DsRed+野生型和CXCL2-/-小鼠骨髓的嵌合体小鼠中,CXCL2-/-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含量高于同时间点(ZT5)野生型中性粒细胞颗粒数量(图4E),这表明中性粒细胞能自分泌CXCL2以控制颗粒含量。已有研究表明,CXCL2的表达受转录因子Bmal1的调控[3]。因此,在Bmal1ΔN型小鼠(缺失编码Bmal1基因Arntl的小鼠)中我们也能得到相似的结论,Bmal1ΔN型小鼠夜间组和日间组中性粒细胞颗粒含量,NETs形成能力,相关蛋白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均没有显著差异。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:Bmal1和CXCL2–CXCR2的信号传导控制了中性粒细胞颗粒含量的变化和NETs形成能力

  

4. 在一天当中,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是不同的(The severity of lung injury varies during the day.)

为了验证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的日变化是否影响组织炎症反应,作者构建由LPS和抗体诱导,中性粒细胞及其NETs引起的急性肺炎症(acute lung inflammation,ALI)Balb/c鼠模型。通过MPO、DNA和Cit-H3染色证明确实产生了NETs(图5a)。

通过Ly6G染色锚定中性粒细胞,通过标记Sytox-green的 DNA的快速释放判定NETs位置(图5b),利用活体成像技术,连续追踪40分钟内中性粒细胞动力学行为(图5c),从数据中可以看出,ZT13(夜间组)NETs的释放数量远远高于ZT5(日间组)和Chloramidine(对照组,诱导ALI前1h静脉注释PAD4抑制剂,抑制Sytox-green+的释放)。在加入LPS和抗体几分钟后,夜间组NETs就开始明显增长,并在后续一段时间内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。

接着利用肺泡腔内血浆渗透引起的水肿程度评价昼夜间NETs不同浓度对于肺部损伤严重程度。通过CT结果发现,与ZT5(日间组)相比,ZT13(夜间组)小鼠的肺含水量急剧增加(图4d,e)。ZT13小鼠存活率也低于ZT5,而Chloramidine对照组可以更好的保护小鼠免于水肿和死亡。这也就意味着,ALI模型中肺损伤的严重程度与颗粒含量和NETs形成能力昼夜变化具有相关性

  

5. 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驱动肺损伤(Variations in the neutrophil proteome drive lung injury.)

为了评估中性粒细胞颗粒含量和Nets形成能力变化是否会导致肺部炎症,作者使用了两种模型鼠:Bmal1ΔN型和CXCR4ΔN型(CXCR4缺陷小鼠,CXCR4是一种CXCR2信号的负调节因子,尤其在中性粒细胞中)。流式分选Bmal1ΔN型和CXCR4ΔN型 ZT5(日间组)Ly6G+中性粒细胞;野生型ZT5和ZT13(夜间组) Ly6G+中性粒细胞。

MPO免疫荧光和电子透镜结果显示,Bmal1ΔN型 ZT5的中性粒细胞嗜天青颗粒含量高于野生型ZT5的含量,与野生型ZT13相当。相反,与野生型相比,CXCR4ΔN型ZT5的中性粒细胞一直处于显著降低的状态(图5a,b)。当经过PMA刺激后,与野生型相比,Bmal1ΔN型 ZT5的中性粒细胞形成的NETs增多,而CXCR4ΔN型显著降低(图5c)。因此可以认为颗粒含量和NETs形成能力是中性粒细胞的固有程序。

与CXCR4ΔN型相比,Bmal1ΔN型 ZT5的中性粒细胞更快更多的形成了NETs(图5d),肺水肿程度也更剧烈,小鼠存活率更低(图5e,f)。这些数据都证实了:炎症程度和中性粒细胞蛋白质组变化息息相关

 

总结

1. 中性粒细胞存在一个固有的程序,可以降低自身杀伤能力,防止过度炎症反应或造成血管、组织的损伤。

2. 该程序通过Bmal1和CXCL2–CXCR2信号通路调控,通过降低颗粒含量和NETs形成能力达到“解除武装”的效果。

3. 这种变化还呈现出时间上的规律性,即夜间组(中性粒细胞从骨髓中释放出来)杀伤能力要高于日间组(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循环了一段时间)。在循环中发生的这种变化不太可能是转录调控的,因此这种免疫调节程序可能是粒细胞特有的。

4. 因此人为干预诱导中心粒细胞“解除武装”或把NETs作为新型分子药物靶点将成为一些自身免疫疾病治疗新的思路。

5. 从文中采取的实验方法中不难发现,流式既可以分析多种蛋白之间的差异性,也可以检测细胞颗粒度的改变,很好的体现了该技术参数多通量高的特点。Sony全光谱流式分析仪无需补偿调节,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客观性

 

参考文献:

1. Jose M. Adrover, et al. Programmed ‘disarming’ of the neutrophil proteome reduces the magnitude of inflammation. Nat Immunol, 21(2):135-144, 13 Jan 2020

2. Pillay, J., et al. In vivo labeling with 2H2O reveals a human neutrophil lifespan of 5.4 days. Blood, DOI:10.1182/blood-2010-01-259028

3. Adrover, J. M. et al. A neutrophil timer coordinates immune defense and vascular protection. Immunity 51, 966–967 (2019).

上一篇

意料之外的火力支援—促衰老反应为胰腺导管腺癌治疗开辟新途径

下一篇

RNA药物载体新帮手--红细胞外囊泡递送技术

更多资讯

询价列表

暂时没有已询价产品

快捷询价 发送名片
    当你希望让更多商家联系你时,可以勾选后发送询价,平台会将你的询价消息推荐给更多商家。